亲爱的小城宝,恭喜你正式开启大学生活!告别高中的“三点一线”,迎接你的是自由多元的校园时光,但全新的环境也可能藏着一些健康小挑战。校医院特意为你准备了这份 “健康攻略”,从生活适应到疾病防护,全是实用干货,帮你轻松 hold 住大学生活!
一、初入校园:先搞定“生活适应关”
刚到大学,饮食、作息、环境的变化容易让身体“水土不服”,做好这 3 件事,快速适应新阶段!
1. 吃饭不“任性”,肠胃才“听话”
食堂菜品丰富但别贪嘴!很多同学第一次脱离家长监管,顿顿吃炸鸡、喝奶茶,容易引发肠胃不适。建议:
•三餐规律不凑合:哪怕赶早八,也要买个鸡蛋、喝杯豆浆,别用零食当正餐;
•清淡为主,荤素搭配:食堂选菜多要蔬菜、瘦肉,少选油炸、重辣菜品,每周吃1-2 次杂粮饭更健康;
•注意饮食卫生:不买校外流动摊贩的食物,水果洗干净再吃,剩菜剩饭及时倒掉别隔夜。
2. 作息别 “颠倒”,精力才在线
熬夜打游戏、刷剧是大学生的“常见坑”,长期熬夜会让免疫力下降,还会影响上课状态。试试这样调整:
•定个“睡眠闹钟”:睡前 1 小时放下手机,建议 23 点前入睡,保证 7-8 小时睡眠;
•拒绝“无效熬夜”:别因为 “室友都没睡” 就硬熬,第二天早课犯困反而得不偿失;
•白天动一动:课后去操场跑跑步、打打球,运动能帮助提升睡眠质量。
3. 宿舍讲卫生,远离 “小麻烦”
宿舍是共同生活的空间,卫生不到位容易引发皮肤问题、呼吸道不适。重点做好:
•定期开窗通风:每天至少开窗2 次,每次 30 分钟,让新鲜空气进来;
•个人物品摆整齐:衣服及时洗,被子定期晒,避免滋生细菌;
•轮流打扫公共区:地面、书桌、阳台分工清理,保持宿舍干净清爽。
二、重点防护:这些传染病要警惕
大学校园人员密集,教室、食堂、宿舍都是近距离接触场景,容易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。记住“预防为先”,远离这 4 类常见传染病!
1. 流感:别把 “感冒” 不当回事
流感和普通感冒不一样,症状更重(发烧、头痛、肌肉酸痛),传染性强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。预防方法:
•戴口罩、勤洗手:在人群密集的教室、图书馆,建议戴好口罩;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洗手;
•发烧别硬扛:如果出现高烧不退、咳嗽加重,及时到校医院就诊,多休息、多喝水。
2. 诺如病毒:“腹泻呕吐” 要警惕
诺如病毒是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、水或接触传播,容易在宿舍、班级爆发。预防要点:
•喝开水、吃熟食:不喝生水,不吃未煮熟的海鲜、肉类,水果去皮吃;
•做好手部消毒:处理食物前后、如厕后,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流动水洗手;
•出现症状及时报告:如果有呕吐、腹泻,立即告诉辅导员和校医院,避免传染给同学,宿舍及时用消毒液消毒。
3. 肺结核:“咳嗽不止” 需留意
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长期熬夜、免疫力低的同学更容易感染,症状表现为持续咳嗽、低烧、盗汗、体重下降。预防措施:
•定期体检筛查:入学体检会包含肺结核检查,若结果异常,校医院会安排进一步检查;
•保持通风换气:宿舍、教室每天开窗通风,降低室内病菌浓度;
•避免近距离接触患者:如果身边同学有长期咳嗽症状,提醒其及时就医,避免共用毛巾、餐具。
4. 水痘:“发烧出疹” 别大意
水痘多见于新生群体,传染性极强,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,发病后会出现发烧、皮肤起红疹、水疱,痊愈后可终身免疫,但需避免抓挠留疤。预防建议:
•发现病例及时隔离:如果同学确诊水痘,需居家或在校医院隔离治疗,直到水疱全部结痂;
•避免接触患者物品:不共用患者的衣物、被褥、毛巾等,接触后及时洗手消毒。
三、应急必备:校医院“就诊指南” 要记牢
身体不舒服别慌张,校医院是你的“健康后盾”,记住这些信息,就医更高效!
1. 校医院基本信息
地址:理工校区(可在校园地图搜索“校医院” 导航);
接诊时间:24 小时接诊(急诊电话:0375-2089120);
就诊流程:先到一楼诊断室就诊,缴费后可在药房取药。
2. 医保报销小提醒
入学时已办理医保的同学,在校医院就诊可直接刷电子医保卡享受报销;
3. 心理健康别忽视
除了身体健康,心理适应也很重要!刚到大学可能会有孤独感、学业压力,别独自扛着:
多和身边人沟通:和室友、同学聊聊天,参加社团活动认识新朋友,缓解心理压力;
学会自我调节:感到焦虑时,试试听音乐、跑步、写日记,也可以向辅导员寻求帮助。
四、健康小口诀,轻松记心间
最后送大家一段健康口诀,帮你快速掌握重点:
“三餐规律不熬夜,宿舍通风勤洗手;
身体不适早就诊,心理烦恼多倾诉;
健康生活多运动,大学生活更精彩!”
校医院永远是你们的健康守护者,祝各位新同学在大学里身心健康、学有所成!如有任何健康问题,可随时拨打校医院咨询电话:0375-2089120。